6月3日,我省首批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疏浚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切实打通水运“神经末梢”,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推进“水运淮安”建设的生动写照。
磨涧河是淮河干线航道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淮河进入盱眙港口产业园的重要进港航道,位于淮安市盱眙县境内、淮河右岸,全长4km(包含与淮河主航道的衔接段)。该航道主要服务于盱眙港口产业园,吸引了中信元钧、蓝雁住工、利泰建材、江苏一号元素、旺程建材、粮食和物资产业园、志晟建材、恒科智能制造等一批“三高型”(科技创新能力高、生态环保门槛高、亩均产出高)企业落户,是盱眙县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的重要水运通道。为适配《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年-2035年)》中淮河、磨涧河的二级规划,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按照二级航道标准进行施工,航道设计底宽60米,设计水深4米,疏浚土方13.11万方,疏浚长度1.535公里。
工程自2023年12月18日开工以来,经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于今年3月6日顺利完工。工程全部为水下疏浚,通过不断航施工,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辅以泥驳运输后吹填上岸和绞吸船通过管道直接绞吸上岸两种方式进行作业,先后经过测深仪、多波束水下验收测量,精确测量疏浚后航道断面数据。5月17日分别通过质量核验、专项档案验收。6月3日,专家组通过实地察看现场、详细听取汇报、仔细审阅台账,一致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作为内河航道网的“神经末梢”,磨涧河航道具有建设里程短、直接服务重大产业落户、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小快灵”特点,工程的完工将极大地提高支线航道通航保障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有利于加强淮河航道与磨涧河航道的干支联动,实现水运“门到门”运输,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有力支撑盱眙港口产业园高端重型装备、新型建材、新型材料、粮油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运保障。